海口把群眾訴求變成民生答卷,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讓“口袋公園”裝滿美好生活
俯瞰位于美蘭區的“口袋公園”風鈴園,園內設置了健身器材、休憩座椅等設施,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記者 楊鶴 攝
7月2日上午,位于龍華區海馬一路的海口市海燕小學新校區大門兩側,施工圍擋內挖掘機正有序作業,這里正在建設的是海口市今年新建改建10個“口袋公園”中的海風園(燕鳴園)。海燕小學教導處副主任譚景珊說,海風園建成后不僅讓接送孩子的家長有地方歇息,園內健身設施和綠化景觀還有利于拓展校外教育資源。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海口市城市管理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切實做好群眾身邊小事,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讓人民群眾可感可及。其中新建改建10個“口袋公園”工作,既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品質,還能滿足群眾休閑需求,推動清涼城市建設,獲得群眾好評。
科學規劃 打造優質公共空間
“園內計劃建設休憩座椅和遮陽遮雨設施,方便學生和家長入園歇息。此外,通過增加健身設施、文化墻等,為孩子們打造戶外課堂。”當天,市城市管理局規劃發展科科長張曦告訴記者,海風園(燕鳴園)占地2600平方米,預計今年10月竣工。
聚焦群眾訴求,寫好民生答卷。為避免“口袋公園”建設中存在推進慢、協調難、功能單一等問題,市城市管理局深入調研、廣泛征求專家和市民意見,圍繞“突出特色、便民利民”原則,科學推進“口袋公園”建設。
“我們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組織省、市兩級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兩輪審查和優化,確保方案更合理、更符合群眾需求。”張曦介紹,該局以開展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化作風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公園游憩服務作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務。
今年我市“口袋公園”建設重點利用市區閑置地塊,以“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為目標,充分考慮老年人、兒童等群體需求,增設無障礙通道、休息區等便民設施,在拓展綠色公共空間的同時,方便群眾就近游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