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市民陳彩君站在海口國貿天橋上遠眺:龍昆溝一池碧水穿城而過,匯入萬綠園龍珠灣內,偶有一兩只白鷺掠過水面覓食,人景合一的和諧畫面躍入眼簾。
7月28日,俯瞰龍昆溝下游段,一池碧水穿城而過。記者 楊鶴 攝
作為城市排水的主要通道,長約1公里的龍昆溝下游段綜合整治工程完工后,河道排水流量從以前的45立方米/秒提高到如今的68立方米/秒,排澇能力提升至5年一遇標準。
“面對今年臺風‘韋帕’帶來的強降雨,龍昆溝下游段綜合整治效果明顯,下游段河水未發生漫溢道路現象。”近日,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水務所所長侯之吉告訴記者,經過現場分析驗證,龍昆溝下游治理成效得到了肯定。
“以前遇上臺風天,龍昆溝里的水經常溢到路面,導致龍昆北路積水嚴重,但現在這種情況沒有了,雨天出行安全了不少。”在附近酒店工作的市民陳玲玲也發現了龍昆溝下游段綜合整治工程帶來的新變化。
龍昆溝流經的區域較廣,紅城湖、金牛湖、東西湖、大同溝等水系都匯入其中,高峰流量可達200立方米/秒。市水務局副局長曾衛華告訴記者,以前由于河道過流斷面不足,加上下游區域龍珠河口老防潮閘及九孔涵阻水影響,河道排水不暢,一旦遇到大暴雨,高潮位頂托時排澇泵站無法發揮效能,就會導致雨水漫溢出來。
“我們將河底向下平均挖深1米,加大龍昆溝過流斷面,同步把鋪設在河底數十年的污水箱涵遷改上岸,避免污水溢流至河道,也便于日后檢修。”海口路橋公司龍昆溝下游段綜合整治工程項目經理陳志瀚介紹,該項目建設主要涉及水利工程、排水工程、道路附屬工程等,目前,龍昆溝整體沒有發生河水外溢的情況,整治效果經受住了暴雨的考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