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國際“朋友圈” 釋放開放新動能
上半年海口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5.8%
位于海口國興大道大英山CBD的全球貿易之窗,匯聚了眾多海內外優秀人才和優質企業。 記者 蘇弼坤 攝
外商投資是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來,海口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通過充分發揮制度創新優勢,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完善企業服務保障機制、優化產業配套環境,持續鍛造外商投資“強磁場”,海口對外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容提質。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5.8%,以亮眼增速彰顯自貿港開放活力。快速增長的數據背后,既是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生動注腳,也是重點園區集聚效應加速顯現的有力印證。
優服務,吸引更多外商投資
日前,海口江東新區打通“極速落戶通道”,為2家外資企業快速辦理注冊手續。截至今年上半年,江東新區累計注冊外資企業540家,其中注冊資本金超1000萬元的外資企業232家,成為吸引外資落地新高地。
“從企業著手準備材料起,我們就安排‘一對一’企業服務專員對接,為企業提供預審服務,打造了外資企業‘極速落戶通道’。”江東新區管理局戰略發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東新區建立“鏈長+專班”服務機制,構建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為外資企業縱向延伸提供專班精細化服務。
廣栽“梧桐樹”,筑巢引鳳棲。聚焦“3+X”產業定位,上半年海口國家高新區高標準構建全員招商新格局,交出招商引資工作亮眼“期中答卷”,園區實際利用外資2.96億元;簽約投資類項目13個,計劃投資27.6億元。
隨著園區配套的完善,海憑國際·海口高新區醫療器械園積極推進項目落地和招商工作,力爭將園區打造成海南醫療器械產業的標志性專業園區。目前落地企業類型涵蓋醫療器械、生物科技、醫用耗材等領域,其中不乏來自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外資企業。
在國興大道,海口中交國際中心、全球貿易之窗、海南大廈等商務樓宇林立,匯聚了來自海內外的優秀人才和優質企業。由省僑聯牽頭,海南經發局、全球貿易之窗共同建設的“全球僑商之家”已陸續吸引了來自俄羅斯、日本等外資企業入駐。全球貿易之窗目前簽約入駐企業有100余家,涉及貿易、健康、科技、法律、金融、咨詢等多個領域,其中外資企業占比約20%。“我們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務,包括政策咨詢、辦證材料提前預審、代理記賬、物業管家服務等,讓企業安心扎根。”全球貿易之窗有關負責人蘇揚介紹。
抓重點,加大外資引進力度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
今年上半年,海口招商小分隊分赴阿聯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北京、深圳、武漢、南京等國內重要城市,圍繞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總部經濟等重點產業開展招商。通過上門拜訪、舉辦推介會、開展項目對接會等形式,海口向國內外企業遞出“自貿港名片”,用心用情用力將一個個合作意向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投資。
消博會已成為國際消費精品全球展示交易的重要平臺,也是各國共享中國市場機遇的重要窗口。今年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屆消博會舉辦。其間,海口積極借會招商,舉辦了英國、日本、韓國等企業專場推介會,向世界頭部企業發出誠摯邀約。
高水平開放的東風勁吹。海口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來此扎根、成長:海口復興城與新加坡梅石基金達成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將共同打造國際創新投資孵化項目;卡塔爾中卡路宜工業園與海南跨境產業互聯(中東)示范園簽約,將開展能源轉型、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日本“板前燒肉一斗”海南首店落戶海口雅樂里,為海口餐飲市場帶來新味道……
今年上半年,海口圍繞四大主導產業,構建“點線面”協同招商體系。在“點”上,依托生物制造、航空航天維修等配套優勢,全力招引國內外龍頭企業落戶;在“線”上,聚焦國際貿易、新能源項目投資等上下游關聯企業,加速延鏈補鏈強鏈;在“面”上,著力引進服務配套企業,提升產業集群整體水平。
海口國際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開展更精準的產業鏈招商,不斷引進優質資本和標志性項目;完善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投產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做好招商“后半篇文章”,助力海南自貿港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