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儒萬山抗日根據地進一步加強和鞏固
為瓊崖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儒萬山抗日根據地遺址上矗立的紀念碑。記者 石中華 攝
近日,記者走進海口秀英區東山鎮儒萬村,穿過郁郁蔥蔥的林地,一座刻有“抗日獨立總隊一支隊隊部遺址”字樣的石碑矗立于山頭上,這個山頭當地人稱為儒萬山。瓊崖特委曾經在這里創建儒萬山抗日根據地,留下了一段瓊崖人民頑強抗日的崢嶸歲月。
1942年春,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一支隊第三大隊進入儒萬山。至1943年,根據地覆蓋100余個村莊,建立10余個抗日民主政權,形成瓊西抗日紐帶,為瓊崖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利用天然優勢建立根據地
歷史資料記載,儒萬山根據地于1927年、1930年兩次建立,但在瓊崖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圍剿”斗爭中均被敵人破壞。日軍侵瓊后,對瓊文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為此,瓊崖特委發出了《關于反“蠶食”斗爭的新指示》,制定了“堅持內線,挺出外線”的方針。“儒萬山地勢和自然環境有著天然優勢,易守難攻。”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林少禎說。
瓊崖抗日獨立總隊進入儒萬山后,打擊當地土匪和改編的頑固派游擊隊。1943年1月,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直屬醫院、軍械廠和新聞電臺也相繼搬到這里。在部隊與地方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儒萬山抗日根據地建設不斷加強,為反“掃蕩”、反“蠶食”斗爭做了相應準備。
此后,日軍跟蹤瓊崖抗日獨立總隊至儒萬山,并在周圍每幾公里建立一個碉堡,企圖圍困消滅這里的抗日隊伍。因此,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派出兵力跳出儒萬山,內外配合開展“麻雀戰”,尋機殲敵。當日軍向儒萬山進攻時,在外圍的瓊崖抗日獨立總隊趁機伏擊和襲擊,打得日軍在碉堡內不敢出來。遭到打擊后,日軍調來了飛機助陣,繼續進攻儒萬山。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利用自然防御工事進行頑強抵抗,日軍橫尸遍野,大敗而退。后來,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利用山里的地形優勢保存了力量,和群眾一起以“麻雀戰”、伏擊戰、襲擊戰、地雷戰等方式,機動靈活地打擊日軍。
至1943年,以儒萬山為中心的外圍地區的區、鄉建立起了10余個抗日民主政權,抗日民主村莊擴大到100多個,人口增加到2.3萬人,抗日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發展。儒萬山抗日根據地為抗日獨立總隊建立瓊西革命根據地,為瓊崖抗日戰爭取得最后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7月27日,鄭先民(左)在儒萬山抗日根據地遺址處清理雜草。記者 石中華 攝
各界齊心保護紅色資源
自2020年以來,市委黨史研究室組建團隊多次來到儒萬村調研,并擬定了《儒萬山抗日根據地宣傳保護工作方案》。在熱心村民的配合下,一個個革命遺址遺跡被發現,包括少年連訓練場、禁閉洞、戰斗地洞、紅軍井、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一支隊隊部營房、瓊山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后方醫院等,并在多處進行立碑。
年過七旬的鄭先民是儒萬村原黨支部書記,其父親是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戰士,曾在儒萬山一帶參加過抗戰。“我小的時候,父親就曾領著我來到這里,給我講他和戰友們當年在這里打擊敵人的故事。”鄭先民告訴記者,自己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儒萬山一帶,經常有企事業單位、學校等組織職工、師生前來參觀,此時,他會主動承擔起講解員的工作。“我想讓更多人了解發生在這里的革命故事,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鄭先民說。
7月28日,鄭先民受邀參加了秀英區有關部門的座談會。會上,各界人士就如何保護、開發利用好儒萬山紅色資源積極建言。“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瓊崖革命精神將得到更好的傳承,并激勵后人。”市委黨史研究室征研科科長王一說。
在儒萬村,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正有序開展,鄉村致富的圖景同步繪就。今年4月,儒萬紅寶石蓮霧基地迎來豐收,不僅提供了就業機會,還帶動周邊農戶銷售自己種植的紅寶石蓮霧,實現增收。
“過去,先輩們在這里頑強殺敵;如今,我們將革命精神轉化為奮斗的力量,在同一片熱土上創造美好生活。”儒萬村黨支部書記黃賢高說。
瓊崖抗戰大事記
1943年2月上旬
中共瓊山一區委駁殼槍班9人在向導的帶領下,夜襲甘蔗園偽維持會據點,斃敵3人,繳獲步槍8支。
1943年2月21日
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三大隊在富碌村附近的鍋墓蓋埋伏,擊斃外號“虎須”的日軍小隊長及多名日軍,繳獲一批武器彈藥。
1943年8月
瓊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與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分開辦公,重新恢復瓊山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3年11月
瓊崖抗日獨立總隊主力部隊同地方武裝在永興的美柳村伏擊日軍1個小隊,除1人逃脫外,其余全部被擊斃。
1943年12月
瓊山二區常備中隊派出10多名戰士,由張太山帶領,將高樘宮偽維持會會長擊斃,破壞日軍在高樘宮建立偽維持會的計劃。
1943年年底
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一支隊第三大隊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在遵譚鄉的大橋伏擊日軍軍車1輛,斃傷日軍數人,繳獲一批槍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