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沙子上暖暖的,海風裹著點咸甜的味道,一切美不勝收。”近日,來自湖南張家界的游客在新海灣榮山寮的沙灘上感受著海邊漫步的愜意,對這里的美景贊不絕口。
游客對這份美好的旅游體驗,源于海口對785.06平方千米海域面積與81.63千米海岸線的精心守護。為進一步推動全省首個省級全域美麗海灣城市建設,日前,海口發布《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打造全域美麗海灣城市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30年,海口市建成“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國家級全域美麗海灣。屆時,從西海岸的落日余暉到東寨港的紅樹林影,從海口灣的都市風情到新海灣的漁村韻味,市民游客的親海體驗將得到顯著提升。
從高空俯瞰海口,城市與江海相融,高樓林立、跨海大橋在光影里舒展,薄霧輕籠處,新舊景致交織,椰城清晨美極了。記者 楊鶴 攝
強化頂層設計 下好環保“先手棋”
落日為幕,潮聲作和,白鷺、海鷗等各種鳥類悠閑漫步……8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新海灣灣區內的榮山寮村,新興業態與傳統漁村建設融合發展,呈現出漁業文化與生態保護的共生圖景。近年來,海口在此建設綠色產業型美麗海灣,布局臨海產業并構建綠色低碳體系,持續完善環境風險防控。
站在新海灣向遠處眺望,海風吹拂下,一艘艘輪船從海口新海港出發,穿過瓊州海峽的層層浪花,駛向對岸的徐聞港。港口,是發展機遇,隨之帶來的還有需要環境治理的現實。市生態環境局海洋科負責人介紹,為規范航運企業污染物處置,海口多部門聯合落實六聯單制度,要求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進行閉環管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保護水體環境。
沿著海岸線向東,在海口西海岸帶狀公園,清涼的海風中,不少市民游客在此散步、戲水,享受著親海好時光。“2019年,海口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實施方案通過評審。”市資規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旨在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恢復和提升生態功能,整治和修復海口西海岸、海口灣和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環境受損區。
通過“藍色海灣”整治項目,海口已完成修復海岸線4.6千米,形成干灘總面積24.3萬平方米,完成灘肩補砂152.51萬立方米,構筑生態潛礁5147平方米,不遺余力開展美麗海灣建設。
此外,為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海口實施分區管控生態修復,在東寨港灣構建“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態體系,劃定50平方千米近岸海域、20平方千米國家級公益林、15平方千米陸域等生態管控區,并實施江東新區防潮堤與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及海堤治理提升工程,治理長度3.96千米,構建200米寬的綠色生態防潮體系,不斷提升海岸景觀生態功能和災害防御功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