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家住龍華區龍橋鎮的梁先生突發高燒,病情危重需要緊急救治。位于該區龍泉鎮衛生院急救點的值班醫生梁方宇接到指令后立即派出救護車,用時約10分鐘便抵達現場,將患者緊急送至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因救治及時,梁先生已從ICU轉入普通病房。
急救車能快速抵達患者身邊,得益于我市持續完善的“15分鐘急救圈”。目前,??谝呀ǔ?6個院前急救網點,其中城區21個、鄉鎮5個。今年7月份數據顯示,全市城鄉急救平均反應時間在15分鐘左右。
5個急救站“駐守”鄉鎮
9月1日,??谑?20急救中心指揮調度大廳里,大屏幕上顯示著出診救護車的實時位置?!搬t療急救中存在‘黃金救治時間’的概念,病患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被送達附近醫院接受治療?!笔?20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長李麗萍告訴記者,與城區相比,鄉鎮急救體系一度是我市構建“15分鐘急救圈”過程中的短板。
“鄉鎮地區地域廣闊,但院前急救站點數量不足。”市衛健委衛生應急辦公室主任卓光華介紹,以往如遇鄉鎮群眾撥打120,救護車需從城區調度出發,單程抵達患者所在地就需 30分鐘左右,接到患者再返回城區醫院,這一現實問題成為阻礙鄉村急救成功率提升的瓶頸。
為此,今年,市衛健委依托各鄉鎮衛生院與醫聯體單位,分別在龍華區龍泉鎮、秀英區東山鎮、美蘭區大致坡鎮、瓊山區三門坡鎮各建設了一個鄉鎮急救點,并于6月底全部投入使用。加上2024年已建成的瓊山區云龍鎮衛生院急救點,目前海口市鄉鎮急救站點總數已達5個。
“數據顯示,2024年??卩l鎮院前急救平均反應時間為30.27分鐘,平均距離達23.3公里。”卓光華表示,未來我市院前急救工作將以“鄉鎮急救點平均服務半徑為10—25公里,鄉鎮急救平均反應時間在20分鐘以內”為建設目標,通過增設鄉鎮急救站點、優化急救網絡布局、加強人員培訓及推進信息化建設等措施持續發力,提高鄉鎮急救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9月1日,在龍泉鎮衛生院急救站點,護士認真核對救護車上的物資配置。記者 孫士杰 攝
醫護隊伍持續“提質”
“我們有心電圖機、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等專業急救設備,也有監護型救護車,但醫護人員存在急救經驗不足的短板。”9月1日,龍泉鎮衛生院副院長王照干告訴記者,鎮衛生院的醫生雖為全科醫生,但急救知識培訓和實戰機會相對有限,專業急救能力有待提高。
“此次新建的鄉鎮急救點由城區二甲以上醫院對口援建,我們與龍泉鎮衛生院抽調的醫務人員組成兩支急救值班隊伍,以解決鄉鎮醫生急救經驗不足的問題?!焙?谑械谒娜嗣襻t院急診科主任林亞發介紹,除了人員支持,該院還在技能培訓、設備等方面提供幫助,每月至少組織兩次專業急救培訓,全面強化鄉鎮醫護人員的急救實戰能力。
據悉,今年6月底以來,隨著鄉鎮急救站點的逐步覆蓋,急救響應時間顯著縮短,基層醫療救治能力持續提升。同時,鎮村居民在突發疾病時主動撥打120的急救意識也明顯增強。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通過“硬件+軟件”雙提升,保障鄉鎮居民可以獲得優質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