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山區持續推動“騎手友好社區”建設
溫暖城市穿行者 催生治理新力量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街巷,外賣騎手們穿梭忙碌的身影便出現在城市各處。今年以來,許多外賣騎手、快遞員驚喜地發現,在瓊山區的大街小巷里,多了暖心服務、少了送餐阻礙,“騎手友好社區”建設為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要豐富群眾家門口的服務管理,加強公共便民服務資源統籌整合,穩步推進完整社區建設。瓊山區積極貫徹落實全會部署,聚焦新就業群體需求,積極建設“騎手友好社區”,推出多項服務措施,為新就業群體帶來溫暖與歸屬感。
多方聯動定制暖心服務
北沖溪社區的“暖新驛站”,位于海南自貿港數智科創園一側,空間不大卻設施齊全:空調送來涼爽,微波爐能熱飯菜,冰箱里凍著礦泉水……最亮眼的是角落里的主題閱讀角,各類書籍整齊擺放,讓勞動者可以在休憩間隙“充電”。
9月4日下午2點,忙完送餐高峰的騎手們陸續走進驛站,有人喝水休息,有人拿起書籍翻閱,在空調房里享受午后短暫的休閑時光。“以前累了只能在路邊湊合歇腳,現在驛站不僅能遮風擋雨,社區還在這里組織各種活動,豐富了我們的業余生活。”騎手邱名成笑著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帶孩子來驛站參加了暑期科學實踐活動,孩子玩得很開心,回家后還意猶未盡。
這樣的暖心場景,正在瓊山區的各社區上演。瓊山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大園社區、北沖溪社區、墨客社區、八一社區等打造“騎手友好社區”,征集涵蓋餐飲、便利店、藥店等業態的“騎手友好商家”,為騎手們提供便利和專屬優惠。小區、物業、商家聯動,根據新就業群體的實際需求共同提供服務:在各“騎手友好社區”的入口、主要路口處張貼醒目的“社區暢行地圖”,精準標注出友好商家、衛生間、充電樁等位置;社區的道路指引牌進行了升級,使用更加醒目的顏色和字體。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騎手的取送餐效率。
“我們聯合專業社工機構,推出‘海新早攤鋪’‘海新夸夸團’等活動,不僅僅是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服務,更提升了他們的職業自豪感。”該負責人介紹。
快遞員們在北沖溪社區的“暖新驛站”休息。記者 蘇弼坤 攝
變服務對象為治理力量
社區提供的暖心服務,不僅改善了新就業群體的工作生活條件,更讓他們從“被服務者”轉變為“建設者”,逐漸成為社區治理的新力量。
“社區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休息環境,我們也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自從北沖溪社區“暖新驛站”啟用以來,邱名成便主動承擔起每天開關門的工作;看到門外綠化帶雜草長高,快遞員王師傅帶來園林剪,將草坪和灌木修剪整齊;發現冰柜里的礦泉水快喝完了,快遞員老劉立刻搬來新的礦泉水拆包碼放好,還順手把冰柜表面擦得一塵不染……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出現了,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服務社區的點滴小事里。
瓊山區還搭建起新就業群體參與社區治理的橋梁,在“騎手友好社區”推出“微心愿”收集活動。每天穿行街巷的騎手、快遞員變身“移動探頭”,主動反饋社區安全隱患、提出治理建議。截至目前,該活動已收集到30余個“微心愿”,為社區治理注入活力。
從解決吃飯休息的空間難題,到搭建共建共享的治理平臺,瓊山區正通過“騎手友好社區”建設,打造新就業群體與社區互動融合的渠道,讓每一位城市穿行者獲得歸屬感。下一步,瓊山區將征集更多友好門店、小區和商圈,并出臺系列關愛措施,引導新就業群體更好地融入基層治理,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