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一城、四鎮、三村”保護規劃獲批復
海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進入新階段
9月23日,海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期,我省“一城、四鎮、三村”——即海口市歷史文化名城,三亞市崖城鎮、儋州市中和鎮、文昌市鋪前鎮、定安縣定城鎮等四個歷史文化名鎮,以及三亞市保平村、文昌市十八行村、定安縣高林村等三個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規劃,已正式獲得省政府批復,標志著我省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會上介紹,本輪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首先解決了“保護什么”的問題。規劃提出,要保護規劃區域內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大類歷史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自然環境風貌、文化線路、歷史環境要素、農業文化遺產、古樹名木、古鎮古村、歷史建筑、不可移動文物、革命遺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少數民族文化和其他優秀傳統文化。
在“怎么保護”方面,規劃提出構建“三區三級”管控體系,建立“市域—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跡”“鎮域—歷史鎮區—文物古跡”“村域—古村—文物古跡”層層遞進、各具重點的保護層次。從建設內容、體量、高度、色彩、材質、風貌等方面,分別明確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區、環境協調區的建設控制要求,形成分區分級、統籌銜接的管控機制。
規劃還明確,將提升改造基礎設施,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完善供水、供電、通信、燃氣、防災等基礎設施,增加衛生、文體、托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優化道路交通系統、增加綠地開敞空間,提升公共空間品質,讓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煥發新活力。
據悉,海口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不斷推動歷史文化街區煥發新生機。騎樓老街已完成490棟立面修繕和55棟危房加固,并引進老字號、非遺、首店、精品民宿等多種業態,實現文化保護與商業開發良性互動;先后榮獲“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及“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多項榮譽,今年已累計接待游客923.77萬人次,同比增長39.93%,單日最大客流突破16萬人次,歷史文化街區品牌持續擦亮。此外,海口還注重文化傳承與品牌塑造,深度挖掘府城“一里三賢”、瓊臺書院等文化內涵,構建“紅色基因+非遺傳承+府城記憶”主題游覽體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