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節,全國各地降水逐漸減少,而海南近期連續陰雨綿綿,仍處于極端降水高發期。省氣象臺專家分析,海南島11月極端降水的形成,是多重天氣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
據介紹,進入11月后,北方冷空氣活躍度提升,南下過程中與南海熱帶低值系統相遇并相互影響,在南海北部及海南島上游區域形成持續的低空偏東氣流。該氣流如同“水汽輸送帶”,為海南島輸送大量暖濕空氣,構成降水的重要水汽來源。
海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吳志彥介紹,三重因素進一步加劇了降水強度:一是低空偏東氣流前沿存在明顯風速輻合,氣流在此處聚集并被迫抬升;二是來自東部海面的向岸風在海南島東部沿海形成地形輻合;三是海南島中部山區地形對氣流形成阻擋,促使暖濕氣流抬升冷卻,水汽凝結形成降雨。受此影響,海南島中東部的萬寧、瓊海、瓊中、屯昌等地區成為持續性強降水的集中區域。
氣象數據顯示,海南島秋汛期具有鮮明的降水特征。除熱帶氣旋直接引發的暴雨外,秋汛期極端降水事件頻次在全年占比最高,特大暴雨日數接近全年的50%,是海南島防汛的關鍵時段。
與單一天氣系統引發的降水不同,秋汛期暴雨由冷空氣、副熱帶高壓、熱帶低值系統共同作用形成。受此影響,中尺度降水云團會在海南島東部地區長時間停留,導致暴雨呈現“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吳志彥介紹,此類暴雨引發洪澇、山體滑坡等災害的風險較高,其危害有時甚至超過熱帶氣旋的直接影響。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