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今年已落地15個“信用+”應用場景
近日,一艘外籍工程船尚在距海口秀英港1小時船程的海域,代理公司的通關申請正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審核。靠岸即可作業,這種“無感通關”體驗正是海口“信用+”應用場景落地的生動寫照。
秀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管轄海口、文昌、萬寧、瓊海等港口口岸,是海南自貿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曾因口岸“廣、遠、散”特點面臨監管難題。“對外籍船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11月5日,海南港航物流有限公司海口外代負責人陳超告訴記者,傳統模式下,船舶通關至少耗費半天,外籍船舶滯期費每小時可達10余萬元。
“今年,我們通過構建全鏈條信用評級機制,整合50余項指標對港區15家企業、100余艘船舶實施信用賦分,劃分高、中、低風險等級,實施‘分級服務、差異化管理’。”秀英邊檢站執勤二隊副隊長楊繼勇介紹,在此機制下,信用評級優良的船舶可享受通關“零等待”服務,通關時間平均縮短20%,大幅降低企業時間成本。
海港口岸“信用+智慧”模式讓企業收獲實實在在的效益。萬寧鴻洋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小剛對此深有感觸,他以該公司出口的海南章雄魚苗為例,過去船舶辦檢,需往返4小時送審材料,如今依托線上辦理,以及高信用評級帶來的優先政策,通關效率大大提高,出口的魚苗死亡率從5‰降至1‰,單航次減少損耗3萬多元。
在海口,“信用+”應用場景已延伸至多個領域。在政務服務領域,海口江東新區推出“信用+人才住房補貼”,依據企業信用實施差異化審核和管理,提升園區守信氛圍;市供電局打造“信用+辦電”服務,高信用主體可享“零證辦電”,無需提交權屬和身份證明,大幅壓縮辦理時限。
對普通市民而言,“信用+”帶來的福利看得見、摸得著。今年,瓊山區聯合三大影院推出“信易影”服務,金椰分1100分以上用戶可享電影票折扣與特惠套餐;秀英、美蘭等區打造“信用+金融惠民”場景,依托金椰分平臺,聯合金融機構打造加油惠民服務。
記者從海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獲悉,今年以來全市已落地15個“信用+”應用場景,如海港口岸“信用+智慧”“信用+人才住房補貼”“信用+辦電”“信用+演藝表演”“信用+養老”等,讓信用價值滲透到產業發展與民生服務方方面面。
“截至目前,海口已創建61個信用應用場景,構建起覆蓋產業、政務、民生的信用應用體系。”海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