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三亞環農集團建設、中建筑港承建的三亞市清流園水質凈化廠的“大腦”——綜合樓正式封頂。這標志著這項重點民生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項目如期投入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施工現場,工人們完成了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澆筑,現場響起了一片掌聲。項目負責人孔德寶表示說:“綜合樓的封頂意味著我們離讓三亞西河變清的目標又近了一大步。”

現場澆筑施工圖

本次封頂的綜合樓是項目的核心管理及運營中樞,水廠的“智慧大腦”,建筑面積2405平方米。它的順利封頂,意味著項目地上主體結構已全面完工,工程重心將正式由地上結構施工轉向地下設備安裝與調試、室內外裝飾等全新階段。自今年3月圓滿完成全部工程樁檢測、5月實現首個地下區域主體結構封頂以來,項目團隊通過科學策劃與精細管理,在雨季汛期見縫插針,搶抓施工窗口期,確保了各個關鍵節點均如期或提前達成,展現了高效的履約能力。

澆筑完成
三亞市清流園水質凈化廠是三亞市重點民生工程,也是三亞市首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項目位于吉陽區,服務范圍覆蓋抱坡新城、金雞嶺及鳳凰水城、妙林、檳榔河旅游度假區等片區,服務面積約18.23平方千米。

澆筑混泥土硬化圖
與傳統污水處理廠不同,清流園項目是三亞首座“隱身”于地下的水質凈化廠。項目承建方中建筑港的項目負責人孔德寶解釋道:“所有污水處理設施都將置于地下,上部空間將規劃為生態公園。這意味著未來市民不僅看不到、聞不到,還能多一個休閑好去處,徹底顛覆對污水處理廠的傳統印象。”
正如該項目負責人所說,該廠較傳統污水處理廠具有三點顯著優勢:一是土地集約,地上空間可以建成公園、綠地、運動場等公共設施,實現一地多用;二是環境友好,徹底解決傳統污水處理廠可能存在的異味、噪音問題,與周邊社區和諧共存;三是景觀優美,不再是“鄰避設施”,而是可以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能夠提高城市品位、造福周邊居民。
據悉,該廠建成后,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5萬噸。它將極大緩解主城區污水處理壓力,直接改善三亞西河的水質與生態環境。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三亞市主城區的污水處理系統,有效提升三亞西河及周邊區域的水環境質量,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