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一到,這個胃呀就鬧騰起來了!”腹痛、腹脹、反酸、沒胃口……這是我們經常在消化內科門診遇到的情況。這些癥狀準時得仿佛和天氣預報簽了約。這究竟是巧合,還是背后有其科學必然性?海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石慧副主任醫師解答。
一、天冷胃鬧騰的“幕后黑手”——寒冷
海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石慧副主任醫師認為,天氣涼胃病就發作是有其科學依據的,主要“幕后黑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寒冷刺激,血管收縮
當身體受到寒冷刺激,尤其是腹部受涼時,人體的血管收縮,胃腸道的血管也會收縮。這直接導致胃黏膜血流減少,胃黏膜血流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胃黏膜屏障,如果這個屏障功能減弱胃黏膜更容易被胃酸、胃蛋白酶這些“內部敵人”攻擊,從而引發炎癥、潰瘍或疼痛。
2、胃腸蠕動“紊亂”
寒冷會使胃腸道的平滑肌發生痙攣,就像小腿抽筋一樣。這會導致胃腸蠕動變得不規律,過快可能引起腹瀉,過慢則會導致腹脹、消化不良和便秘。
3、胃酸分泌增加
低溫刺激下,身體為了產熱,可能會促進胃酸分泌。同時,人們天涼時傾向于吃更多熱辣、油膩的食物來御寒,這也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上胃黏膜血流減少,防御力下降的情況下,過多的胃酸無疑是雪上加霜。
特別是有“胃病”舊疾的患者,秋冬季節更容易中招,比如慢性胃炎、腸易激綜合征、消化性潰瘍患者,寒冷刺激會誘發胃酸分泌增多,直接刺激病變部位,導致舊病復發或癥狀加重。消化性潰瘍特點之一就是秋冬季節高發。另外就是飲食不規律、生活壓力大、熬夜、年老體弱者等這幾類人群,都是寒冷氣候來臨后胃腸疾病高發人群。
二、打好“胃腸保護戰”要這樣做:
1、腹部保暖要做好
根據天氣及時增添衣物,穿衣選高腰褲、馬甲或肚兜,避免肚臍直接暴露在冷空氣中;夜間睡覺蓋好薄被,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踢被子;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或寒冷環境,外出時做好腰腹防護。
2、飲食保暖:溫熱易消化為主
避免生冷寒涼的食物,多吃小米粥、南瓜、羊肉、生姜等溫熱食物,減少冷飲、冰水果等生冷刺激;可適量飲用紅茶、陳皮生姜紅棗茶,幫助溫中散寒、理氣健脾。另外也要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增加腸道負擔。
3、生活調理:增強胃腸抵抗力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聯合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胃腸蠕動,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力。但避免在飽餐后立即進行劇烈運動。
4、情志:別讓壞情緒“凍傷”你的胃
學會釋放壓力,通過聽音樂、閱讀、與朋友交流等方式保持心情愉悅。焦慮和抑郁是胃腸疾病的“催化劑”。
三、何時需要就醫?
如果出現劇烈腹痛、嘔吐、腹瀉、黑便、便血等情況,請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胃腸疾病都是“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秋冬季節,做好保暖、規律飲食、適度鍛煉、保持愉悅心情,就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只有精心呵護我們的胃腸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冬日美食與生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