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課堂。
特色課程:從收納整理到活力籃球,暑期課堂“百花齊放”
在“教聯體”項目,除了成長課堂,還有一系列充滿創意的特色課程,這些課程均由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西海岸校區、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秀英區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的名師團隊精心設計并授課,確保專業性與趣味性兼具,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收獲成長。
中國象棋課上,孩子們在楚河漢界間運籌帷幄;“玩轉黏土”課堂里,五彩斑斕的黏土變身恐龍、城堡;快樂口風琴的旋律則回蕩在音樂教室,零基礎的孩子們短短幾節課就能合奏簡單曲目;少兒舞蹈班的孩子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創意美術課上,水彩與想象力共同揮灑;趣味繪本閱讀則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活力籃球場上,運球、投籃的吶喊聲此起彼伏。“孩子每天回家都興奮地講課堂趣事,連午覺都不想睡了。”家長黃女士說。家長林先生則打趣道。“沒想到孩子回家還教我下象棋,說這是‘爺爺輩的益智游戲’。”
在智趣科學實驗課上,孩子們的探索熱情同樣高漲。 “老師,我的水火箭飛了五米遠!”“快看,小蘇打和白醋反應像火山噴發!”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的實驗室里,科學名師吳海珠帶領孩子們用礦泉水瓶制作“水火箭”,用生活常見材料模擬化學反應。課程不僅設置了動手實驗環節,還通過“科學小偵探”“原理大揭秘”等趣味互動,引導孩子們觀察現象、提出假設、驗證結論。這堂課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更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據了解,在“教聯體”項目的課程體系中,2025年暑期不僅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開設了10個科目60節課程,更聯動天海社區居委會與天海社區“候鳥”人才工作站,設立社區教育學校,構建起多方聯動、資源共享的協同育人平臺,形成“學校+社區”雙陣地教學模式。從學校教室到社區課堂,項目總課程量達210節,將惠及兒童500多名及家長近200人。
這個夏天,這些精心設計的課程正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成長的綠蔭,不僅讓孩子們度過充實的暑假,更讓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理念落地生根。“我們希望通過多元課程,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海秀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秀英區海秀街道“教聯體”項目由秀英區教育局、秀英區海秀街道辦事處主辦,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西海岸校區、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秀英區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協辦。從成長團輔課堂的親子溝通技巧,到收納課的生活實踐引導,再到特色課程的興趣啟蒙,“教聯體”項目正通過名校師資下沉、家校社協同的模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名師引領下探索成長的每一種可能。
秀英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聯體”不是簡單拼盤,而是要讓學校輻射社區、家庭反哺學校,實現教育資源的流動共享,最終形成育人生態閉環。下一步,海秀街道辦將把“教聯體”模式與“護苗”行動進一步結合,比如增設網絡安全教育、防欺凌講座等專題課程,并推動更多社區圖書室、運動場館向青少年免費開放。
特約記者陳創淼 記者楊玲
(海口網8月15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