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引智 打造宜居“棲息地”
人才是開放發展的第一資源。海口以優惠政策為引力、以宜居環境為支撐、以不斷升級的便利化服務為保障,讓越來越多國際人才選擇扎根椰城,成為海口開放發展的受益者、參與者和推動者。
“點開電子社保卡APP,就可以查看工作許可信息,不需要再隨身攜帶實體證件,還能享受社保卡‘一卡通’服務,太方便了。”近日,來自英國的楊龍賢(David Adrian Janke)告訴記者,十多年間他輾轉中國多地,最終被海口日漸完善的創業環境吸引而定居。

2024年12月,在第十八期椰城國際沙龍暨中國藤編藝術交流座談會上,外國友人與市民一起動手編織杯墊。本報記者 康登淋 攝
外籍人才青睞的背后,是海口持續優化外籍人才服務的努力。今年以來,市委外辦聯合市旅文局等16個部門建立協同工作機制,推動4A級景區英文導覽全覆蓋,服務場所增設英文標識、翻譯機及涉外窗口,“海汽e行”支持護照購票,“投資海口”英文網站新增小程序服務入口等。市委外辦還牽頭開展內容豐富的涉外培訓,提升各相關部門與單位的涉外英語實操水平,強化其禮賓禮儀、國際規則運用及營商環境優化等能力。
“我們將依托品牌外事活動,深化國際友城合作交流,全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交流,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引領區注入強勁外事動能。”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林芊的話,勾勒出海口“十五五”對外交流的發力方向。
從工作辦事到生活出行,全方位的便利服務讓國際人才在海口安居樂業,也更愿意主動為這座城市“代言”。椰風海韻間,一座聯通世界、機遇涌動的開放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記者手記
以高水平開放筑就海口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南海見證著城市的蝶變,椰風鼓蕩著開放的氣息。采訪中,一組組數據、一個個案例,讓我深切感受到海口以開放破局、向世界聚力的堅定步伐。這座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驛站的城市,正以建設自貿港核心引領區的擔當,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書寫著高水平開放的新篇章。
海口的開放,是內外聯動的雙向奔赴。對內,與廣州、武漢高新區“飛地”合作,深化粵桂瓊協同,構建區域發展合力;對外,47個國際友城遍布全球,2024年對東南亞進出口增長84%,“海口—東盟國家駐廣州總領事館對話會”搭建起務實合作橋梁。這種“內外并舉”的布局,讓海口既成為國內產業聯動的樞紐,也成為鏈接“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

海口的開放,更是以人為本的溫暖實踐。細微之處的服務升級,讓國際人才更愿意扎根。正如吳廣宇所言,安心的營商環境與宜居的生活氛圍,是企業與城市共同成長的關鍵。
站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歷史節點,海口的開放之路更顯清晰: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區域聯動為支撐,以人才集聚為動能,以高水平開放筑就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為服務新發展格局注入不竭動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