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濟南日報》報道:近年來,隨著網紅文化的發展,職業黑粉這一群體越來越被大家所熟悉。對于職業黑粉,網民接觸到的多是其在網絡上發表的不實言論,卻很少有人了解其背后的操作模式:先由一些靠派發任務為生的“黑粉頭”接單,然后做出策劃文案,再通過下線逐級分發任務,最后根據工作量日結工資。此外,因利益驅使,“黑粉頭”會努力發展下線,不斷擴充黑粉隊伍。
職業黑粉,顧名思義是指那些被有償雇用的專業黑粉。在某些名人微博、大V公眾號的轉發評論區,職業黑粉使用污言穢語,甚至造謠生事,把網絡社區搞得一團糟,可以說,職業黑粉就是在網絡亞文化背景下產生的一群毫無底線的“網絡流氓”。事實上,正是由于職業黑粉的存在有其特殊性,難辨真身,因此網絡暴力受害人若針對單個網絡賬號追究其法律責任,往往打擊效果甚微,且取證困難。職業黑粉拿著“法不責眾”的尚方寶劍,在網絡上肆意妄為,這些賺著黑心錢的職業黑粉,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名譽,助長了網絡暴力,還嚴重敗壞社會風氣,污染網絡環境,大量負能量和戾氣侵蝕著本該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
現如今,職業黑粉已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無論從供給端還是在需求端,總有人在為之買單。要想改變網絡暴力猖獗的現狀,還網絡社區一個風清氣正的生態環境,徹底鏟除職業黑粉的生存土壤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網絡監管執法部門應主動作為,健全完善的舉報投訴的渠道,打擊職業黑粉的生存空間,對職業黑粉涉嫌侮辱、誹謗行為的,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應追究其法律責任,對網絡暴力依法嚴懲,努力營造一個健康正能量的網絡生態環境。
本報記者鹿道銘
?
相關鏈接:
打擊職業黑粉要及時出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